根据中国气象局数据,入汛以来,全国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6%,6月南方地区接近60%的县(市)出现了暴雨天气,直接导致部分基建难以正常施工。
2019年底,与树根互联合作后,公司上线了远程运维系统。制造业升级,基础得打牢;否则,工厂再智能,生产工艺跟不上,做不出高精度、高质量的产品,仍然难以赢得更广阔的市场。
工业互联网落地并不容易。起步不久 尚在成长投入巨大,人才短缺,技术落地受企业和平台多方限制谈起参加业内某个展会的经历,一位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经理说:来听报告的人挤满了主会场,但走到展台来洽谈的客户却不多。多位专家提醒,互联网与工业深度融合,把新一代信息技术转化为制造业要素,目的是加强工业制造。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为生产注入新动力,我国制造业的面貌正在重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王建民说:我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发展迅速,工业大数据数量多,应用场景丰富,企业敢于拥抱新技术。
两年前,这位河北安迪模具的总经理,仅靠一部电话与车间、客户沟通,经常半天顾不上喝一口水。我国是在借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踮着脚尖跨越。然而,梳理数据发现,在已公布数据的省市、自治区中,已有20地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归正区间。
例如,上半年湖北规上工业增加值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收窄26.6个百分点;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0.8个百分点。二季度,湖北经济强势发力,GDP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9.9个百分点,部分经济指标由年初加速回升。供给结构加快,企业端预售许可证等政策的调整,都会刺激企业拿地,带动开发投资。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在披露上半年经济增速的30个省份中,有16省市GDP实现正增长。
其中,上半年,西藏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46.1万人,劳务收入37.5亿元,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6.8%、85%,同比增长53.6%和61.4%;江西发布《江西省稳就业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三年内实现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35万人以上,组织3万名以上青年参加就业见习;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0亿元等;四川动态摸排受疫情影响的失业人员底数,支持企业间短期用工余缺调剂,开发乡村保洁、生态护林、道路养护等公益性岗位;贵州则下达扩大基层就业规模、扩大机关企事业单位招录规模、扩大招生入伍规模、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八大举措。两会期间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将稳就业作为六稳之首。
即便是上海等楼市政策较严的城市,稳投资方面也较看重房地产拉动作用。据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最高,达57.5%。作为增速长期位列榜单前三位的贵州,除林业、渔业等第一产业平稳增长外,其GDP的高增长速度很大程度得益于其新兴产业的发展。从增速看,有22省市GDP增速要高于全国-1.6%的速度,西部地区表现抢眼。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系教授曹和平表示,首先,西藏地区经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小,推动其GDP数据高增长;其次,我国在过去一段时间,国民经济有由南向北呈梯度推进发展的趋势。此外,中西部地区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加快也符合经济发展梯度推进的预期。从政策端看,高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仍是支撑各地经济指标复苏的重点领域。从增速来看,与GDP回升步速相似,上半年全国共有19省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中西部地区涨势更加显著。
但数据拉升背后,还是说明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稳投资方面缺乏更多产业端的支持,使得房地产投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例如2012年前,东南沿海五省市GDP增速较快;2012-2019年,增速较快的为中部地区;从今年开始,经济发展继续向西北推进,西藏和新疆等地成为了经济推进的外在表征之一。
人均收入的拉升主要源于就业水平的稳步提高。甘肃在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9.6%的同时,基建投资降幅收窄20.1个百分点至-0.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9.9%;浙江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交通投资分别增长12.3%、13.5%和1.7%;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2.7%。
从行业角度来看,山西建安工程投资及商品住宅投资同比增速分别达8.8%和10.5%;吉林则更多受到汽车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同比涨幅分别达21.5%、10.6%和14.2%。上半年数据显示,上海和北京两地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4万元,继续领跑全国其他城市;浙江、江苏、天津和广东四省市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分别破2万元关卡。7月22日,国常会重申,确定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措施,促进增加居民就业和收入。日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达22.1%,连续五年排名全国第一。梳理数据发现,高新技术产业、基建和房地产等投资成为前述地区的重点资金流向。为扩大就业,应对疫情对居民收入带来的冲击,前述四地相继发布稳就业相关举措。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指出,展望下半年,基建引领、房地产相随、结构优化,投资拉动经济复苏的格局已然形成,疫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将明显加快。今年5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即加强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其中,湖北、天津和黑龙江三省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达到-9.42%、-1.75%和-0.24%。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降3.1%,二、三产业投资增速也分别为-8.3%和-1%,保持负增长。
未来随着社会生产生活逐渐回归常态,消费需求也将得到自然恢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稳就业政策相继落地,收入提高将带动消费后劲稳步回升。
作为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互联网相关营利性服务持续增长,1-5月,全省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比2018年同期增长93.5%。值得注意的是,湖北作为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最严重地区,其上半年GDP以17480.51亿元领先上海并跻身全国前十,总额恢复至去年同期八成。例如,西藏以5.1%的同比增速问鼎全国,新疆和贵州增速也分别达到3.3%和1.5%,超出其他省市同期增速。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房地产的开发投资数据侧面反映了土地交易数据表现较好。
例如,上海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速分别达到78.8%和26.8%;江西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6%,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高耗能投资下降1.2%,占比降0.9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人均收入增长较快全国经济恢复态势渐好,人均可支配收入状况也在逐步改善。
其中,西藏、山西、吉林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达到18.5%、8.3%和7.8%。同期,上海、江西、湖南、甘肃和浙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紧随其后,分别达到6.7%、5.8%、4.7%、4%和3.8%。
其中,西藏、新疆和贵州GDP增速位列全国前三位,因疫情受到重创的湖北省,GDP总额仍位于全国前十位高洪庆则看好工业互联网平台、软件提供商、方案提供商和底层资源提供商四大层面的机会,其中方案提供商是VC、PE集中的领域,占工业互联网赛道一半的投资,到目前为止还未有头部企业诞生。
产业级互联网公司可以通过服务,将需求端和供给端有效结合,将供需双方的数据在平台上流转起来,进而产生产业协同和整合。其次,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压力,降本增效成为企业生存关键。投资升温背后的底层逻辑在投资圈,工业互联网也已经成为投资热点。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跟踪统计,2020年第一季度,国内工业互联网领域融资事件共40起,披露融资总额突破20亿元,其中超两成事件融资额过亿元。
新基建是提升企业能力、练好内功的好时机。在投资逻辑上,李宇辉从产业级互联网和数据流转维度布局工业互联网赛道。
他认为相较于企业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级工业互联网面对的行业比较分散、竞争激烈,例如纺织服装、家居、餐饮,行业信息化程度低,数据孤岛严重。联想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毛世杰认为,工业互联网发展至今行业认知度非常高,行动也非常积极,但从实际应用成果来看,技术还没有完全导入到生产中,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技术与需求如何有效结合。
联创资本CEO、管理合伙人高洪庆认为新基建为工业互联网按下加速键。莫文莉表示在招募人才上,不会把现有知识积累作为优先考量标准,更多考虑的是一个人的学习意愿和热情,愿意走出舒适区,接触相对陌生的领域。
文章发布:2025-04-05 09:32:04
本文链接: http://kgs56.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oks/7025.html
评论列表
1―7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7%。
索嘎